發布日期:2024-08-20|來源:中國稅網
“沒想到周末還能審核得這么快,資料提交上去,刷新一下就辦理完成了。”日前,湖北襄陽恒大御府業主郭先生在鄂匯辦App上提交了增量房辦證繳稅申請,短短20秒就收到了AI智審已通過可以繳稅的短信,順利繳稅辦理了房產證。
這是湖北稅務部門推動“以數治稅”,加強稅收征管服務效能建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湖北稅務部門積極順應數字時代發展浪潮,用稅收大數據智能征管服務“芯”平臺,筑牢稅收監管網、風險防控網、數據共享網,持續向監管要質效、向執法要質效、向共治要質效,努力讓更多高效、高質量涉稅應用場景落地。
“無處不在”又“無事不擾”
“您公司是納稅信用A級企業,現有2條稅收風險提醒,請就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申報和第一季度企業所得稅申報進行自查整改。”前不久,鄂州市華龍冶金鑄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一份納稅風險“健康篩查”報告單,報告單上詳細列示了企業存在的涉稅風險信息,并提供了自查和應對指引。
溫馨提示的背后,是國家稅務總局湖北省稅務局通過優化風險指標模型和智能驗證分析,對納稅人全生命周期的信用及各環節代辦業務的涉稅風險實行動態監控管理。依托這一“信用+風險”動態監管體系,稅務干部可對納稅人的信用維護和風險狀況實時開展分析評級,分類實施差異化管理和服務,對高信用納稅人壓減環節快速辦結,對中低風險納稅人提示提醒更正差錯,對高風險納稅人及時阻斷化解風險。
“我們堅持‘用數據、找問題、堵漏洞、防風險、增效能’工作策略,運用稅收大數據查找稅收管理中的短板弱項,推動稅費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湖北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大數據管理平臺對企業所得稅申報認定數據與稅收數據自動比對、篩查疑點,95%的風險疑點自動解除,實現稅務監管“無處不在”但又“無事不擾”。
據介紹,湖北稅務局還開發應用了“護稅锏——防范和打擊涉稅違法數字化共治平臺”,與相關部門開展聯合研判分析、行刑銜接、聯合懲戒等工作,加強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行為;利用發票風險指標監控分析平臺“捕虛網”,對發票全環節實施預警監控和分析,一旦企業觸犯涉嫌虛開的指標,系統就能提示風險并精準定位,預警準確率高達99.67%。
“一方面,運用大數據把脈畫像、精準監管,做到無事不擾納稅人;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稅務干部的主觀能動性,‘人機結合’,強化風險防控責任落實。”湖北省稅務局征管部門負責人介紹,該局深入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設置綜合管理、低風險應對、調查核實等網格化團隊,履行基礎稅源管理職責,實行中高風險專業化應對,促進整體提升稅收征管效能。
據悉,湖北省稅務局在基層建立了44個公職律師涉稅爭議咨詢調解中心,設置了130個稅費爭議調解室(專窗),由專業團隊為納稅人提供爭議咨詢、糾紛調解、權益救濟,推動化解爭議近1000次。
“火眼金睛”也是“智能大腦”
“首違不罰”智能化辦理、建立“5C+5R”征管質量監控評價體系、全面推行“三項制度”……湖北省稅務局開展一系列智慧化管理實踐,全過程規范稅務執法行為,讓執法有跡可循、有據可依。
“點點鼠標就挽回了損失,并切實受到了教育。”近日,宜城市一家建筑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因財務人員變動錯過納稅申報期,全流程“走網路”辦理了“首違不罰”。
這得益于“首違不罰”智能化辦理舉措的落地。據介紹,湖北省稅務局在電子稅務局平臺嵌入“首違不罰”判定標準,在遇到納稅人有輕微違法行為時,即可自動判定是否符合“首違不罰”條件并在系統中前置提醒,提高了稅收執法裁量的效率和精確度,實現了違法信息自動提醒、處罰流程全程網辦、處罰結果實時傳遞。
“與此同時,稅務部門還通過納稅咨詢電話、征納互動服務為納稅人提供‘在線導辦’服務,督促當事人自覺糾正錯誤、提高稅法遵從度,從而實現征納雙減負。”湖北省稅務局納稅服務部門有關負責人說。
據悉,湖北省稅務局還探索構建了“全面覆蓋、全程防控、全員有責”的稅務執法風險信息化內控監督體系,將稅務執法風險防控嵌入重點風險事項一體化綜合監督防控功能模塊(以下簡稱“智稅芯平臺”)。
目前,智稅芯平臺已在湖北7個市州試點運行,結合“雙向倒查”“一案雙查”等機制,對重點事項風險防控中可能存在的執法和廉政風險開展監督,有效推動稅務執法從事后應對向事前預警、事中阻斷的轉變。據悉,智稅芯平臺將向全省推廣,以加快推進重點風險事項一體化綜合監督防控。
“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智能化管理的同時,我們注重依托機考數據和監控模型,從‘稅務人+納稅人’雙視角對稅收管理工作各環節、全方位開展監控評價,形成了日常巡檢—預警通報—整改反饋—完善提高的閉環機制,有效規范和引導稅務執法行為。”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2023年全國稅收征管質量監控評價排位中,湖北省的位次上升了13位,全省稅收征管質量水平持續提升。
“一事聯辦”還能“打包合辦”
襄陽恒大御府業主郭先生迅速辦理房產證,背后是稅務部門推出的不動產登記稅費“智審秒辦”服務。而“智審秒辦”服務,就是湖北省稅務局深化稅收共治、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成果之一。
“我們與不動產登記部門、民政、公安等部門密切合作,將部門共享數據嵌入不動產登記涉稅每個環節,推進部門數據智慧‘預填’、系統邏輯自動‘算稅’、智能精審替代人工機審,實現了不動產登記涉稅業務‘7×24小時’實時在線辦理。”據湖北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實行智能審核后,可以將更多人力用在高頻風險問題的人工核驗和事后抽查上,“智防+人防”從而更好地規避涉稅執法風險和人為影響。
近年來,湖北省稅務局圍繞辦好惠民實事,對涉及多部門、關聯性強、辦理時間集中的事項探索實施集成辦理,主動融入政務服務體系,在已實現自然人股權變更、企業不動產登記等9項稅費高頻業務的“一事聯辦”的基礎上,深入推進企業上市合法合規信息核查、企業信息變更等4個事項一次“打包辦”。
目前,湖北省稅務局與47個省直和市州其他相關部門實現信息互聯,建立數據目錄104項,覆蓋稅務登記、申報、征收、涉稅服務等11個主題108個責任清單,并將稅收大數據廣泛應用到稅收分析、政策落實、稅費服務等多個重要領域。
其中,湖北省稅務局與公安、民政等部門合作,獲取100項高頻辦理事項電子證照信息,持續擴大納稅人“免證明”應用范圍;與省科技廳合作,支持金融機構開發“創新積分信用貸”產品,破解初創期科技企業融資難問題;與商務部門合作,搭建“數智通”出口退稅備案單證管理平臺,實現備案單證由無紙化向數字化管理升級;與財政、自然資源等部門合作,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征收管理,全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征繳率和履約率達100%;與環保、水利等部門聯動在全省17個市州開展“稅護長江”工程和“綠稅助企”服務,守護長江生態屏障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等。
湖北稅務部門還整合稅務專業網格和城鄉治理網絡的雙重優勢,在黃石、隨州試點推出“智慧稅務+城鄉社區”創新舉措,分別開展“稅費E站”“辦稅繳費不出村”試點項目,并依托征納互動人工服務進行業務兜底,有效降低征納成本,更好服務城鄉治理和鄉村振興發展。